作者: 林娟
8月3日德善书院田家炳学堂2019年夏季班第5次课程开始了,由田初中的党员志愿者教师林娟讲授《论语》的“教”篇和校外志愿者老师吕继东讲授《琴韵古风》。
在课前三礼仪式中今天的《论语》课拉开了序幕,林老师从篆体的“教”出发,让孩子们猜字,在七嘴八舌中终于弄清楚了:右边是一只手拿着一根教鞭(攴);左下方是一个“子”字,表示小孩,“子”上是两个交叉符号(爻),表示鞭打的痕迹;整个字形“教”是会意,意思是一个人手持教鞭在教育小孩。哦,原来“教”是这个意思,孩子们恍然大悟。
接下来林老师围绕“教”讲授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令而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四个词语的出处。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 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最后通过“中国梦,我的梦”公益广告的视频启发孩子们去思考视频的“教”的意义。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之中,孩子们明白了,要做到“俭养德”、“和为贵”、“勤为本”、“善作魂”、“孝当先”、“诚立身”,从而水到渠成地突出了本节课的主题“教”。
第二节课是吕继东讲授《琴韵古风》。吕老师亲自弹奏示范古琴,在古琴的音乐声中,讲解古琴的构造、起源。告诉孩子用“减字谱”来识别弹奏古琴,清晰明了,孩子们一下子就懂了。吕老师还弹奏了《阳关三叠》和《酒狂》等古琴名曲,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纷纷弹奏古琴,体会琴韵古风。
炎炎夏日,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古琴的婉约旷远,犹如一股股清泉,带给孩子们清凉宁静闲适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