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由奥密克戎毒株造成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续流行。自213疫情以来,一批批志愿者、社区工作者与医护人员,并肩作战,不分昼夜,一次次的坚守只为“苏”战“苏”决。
由此,我们再次想到了“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的钟南山院士,从抗击非典到阻击新冠肺炎,他始终站在抗疫一线。他坚持真理,尊重事实,正直敢言,无私奉献。他有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钟南山,男,汉族,福建厦门人,1936年生于南京,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医科大学教授。
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中,他不顾生命危险,奔赴一线,开展医疗救治工作。一句“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令人感动;一句“非典并不可怕,可防可治”,让当时处于恐慌中的人们安下心来。他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合作,主持制定我国非典等急性传染病诊治指南,为我国战胜非典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
非典过后,钟南山继续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领域的研究。他主动承担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代言人的角色,向公众普及卫生知识,推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建设,助力应对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使我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2020年,钟南山再次临危受命,奔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担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应严格防控,领导并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推动了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项目的进程。他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新冠肺炎相关基础知识的研究。开展病毒溯源研究,成功从临床样本、粪便及尿液中,分离出活毒株。开展首个全国范围的新冠临床特征研究,揭示医疗资源是否充足以及合并症与新冠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准确认识和科学诊治新冠肺炎提供了重要依据。
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到“以促进人的健康为中心”,钟南山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早诊早治,构筑疾病的“防火墙”。他提出既要“顶天”也要“立地”——“顶天”就是要抓住国际前沿理念,攻关国家急需的项目;“立地”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的需求,研发出有效、安全、价廉、方便的器械和药物。
钟南山获“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白求恩奖章。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20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我们要以钟南山院士为榜样,让“南山精神”激励我们逐梦前行,以砥砺奋进的姿态踏上青春征程,以永远不变的初心走好人生道路。